关闭×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由原《国外医学》发展而来,创刊于1978年,现为双月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期刊。《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致力于报道我国基础医学特别是医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促进基础医学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转化与应用。《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现收录于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s Journal, AJ)数据库及《哥白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数据库等,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本刊多次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湖北省优秀医学期刊奖。 ...更多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7-31
上一期   
论著
胰管注射 AAV8-gRNA 实现胰岛 β 细胞 Adra2a 基因编辑 #br#
张欣, 汪欣欣, 吕婷婷, 韩晓, 朱云霞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05-310.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1
摘要 ( 15 )   PDF (6060KB) ( 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旨在利用 CRISPR / Cas9 系统通过腺相关病毒 8 (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8,AAV8) 携带靶向 Adra2a 基因的向导 RNA (guide RNA, gRNA) 实现胰岛 β 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方法 本研究采用 RIP2 (rat insulin Ⅱ promoter) -Cre; Cas9KI / + 小鼠模型, 其中 RIP2 启动子驱动 Cre 重组酶在胰腺 β 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进而激活 Cas9 酶的表达, 实现 Cas9 β 细胞内的特异性表达为实现 Adra2a基因的高效编辑, 使用免疫原性较低的腺相关病毒 (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作为递送载体, 通过胰腺导管注射携带针对 Adra2a 基因的 gRNA AAV8 病毒颗粒, 从而在 β 细胞中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特异性敲除结果 通过胰腺导管注射技术成功地在小鼠胰岛中实现了 Cas9 系统介导的靶基因破坏通过组织切片观察, 确认了胰腺注射后 GFP 标记的成功表达, 且未见肝脏和脾脏有 GFP 信号, 表明病毒通过胰管注射效果良好通过 PCR 分析, 胰岛样本中成功检测到 Cas9 介导的靶基因破坏, Adra2a 蛋白水平在实验组小鼠胰岛中显著下调结论 通过胰腺导管注射携带 gRNA 的腺相关病毒到 RIP2-Cre; Cas9KI / + 小鼠, 可以实现胰岛 β 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 为未来胰岛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7 例马凡综合征患者的 FBN1 基因变异分析 #br#
郭臣#, 卯甜甜#, 娜荷芽, 许红恩, 田永安, 周玉阳, 常新, 柳丹华, 高成山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11-318.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2
摘要 ( 12 )   PDF (4852KB) ( 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7 例马凡综合征 ( Marfan syndrome, MFS) 患者进行原纤维蛋白-1 ( fibrinogen-1,FBN1) 编码基因的致病变异筛查分析, 探讨 MFS FBN1 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 7 例患者的外周血全基因组 DNA 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鉴定并筛选变异位点, 并对筛选出的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及验证结果 7 例患者中均发现 FBN1 基因 (NM_ 000138. 5) 变异位点, 包括 5 个已经 报 道 过 的 变 异 位 点 c. 367T > C ( p. Cys123Arg ), c. 2093C > T ( p. Pro698Leu ), c. 7532G > A (p. Cys2511Tyr), c. 6815A> G (p. Tyr2272Cys), c. 7279T> C (p. Cys2427Arg) 1 个新的变异位点 c. 316C> T (p. Gln106Ter) 及在中国人中首次报道的 c. 6354C> T (p. Ile2118 = ) 位点根据 ACMG 指南对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评级, 其中 6 个变异位点归类为致病/ 可能致病, 1 个变异位点归类为意义未明结论 此研究发现了 FBN1 基因新的变异位点, 扩大了 FBN1 基因的变异图谱, 这些 FBN1 基因变异可能是导致患者 MFS的原因, 为临床诊断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Linc279227 调控 PINK1 / Parkin 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影响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研究 #br#
沈群, 王利民, 邓薇, 熊文, 谢红武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19-324.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3
摘要 ( 9 )   PDF (2780KB)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 RNA TONCS_ 00279227 ( Linc279227) 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小鼠分为 Control 组和模型组, 模型组 db / db 小鼠造模成功后取小鼠肾组织, qRT-PCR 检测小鼠肾组织 Linc279227、 PINK1 Parkin mRNA 表达, 蛋白质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 3-Ⅱ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 , LC3-Ⅱ ) P62 蛋白表达以及 PTEN 诱导假定激酶 1 (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 PINK1) Parkin 蛋白表达小鼠肾足细胞 MPC5 细胞分为 Vector、 Linc27922 组和 Linc27922 + FCCP , CCK8 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蛋白质印迹检测各组细胞 LC3-Ⅱ 、 P62、 PINK1 Parkin 蛋白表达结果 Control 组相比, 模型组小鼠肾组织 Linc279227、P62 的表达显著上调 (P< 0. 01), PINK1 Parkin mRNA 和蛋白以及 LC3-Ⅱ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 (P< 0. 01);Vector 组相比, Linc279227 MPC5 细胞 PINK1 Parkin mRNA 和蛋白以及 LC3-Ⅱ 表达显著下调 ( P< 0. 01), P62 表达显著上调 (P< 0. 01); Linc279227 组相比, Linc27922 + FCCP MPC5 细胞 LC3-Ⅱ 表达上调 (P< 0. 01), P62 显著下调 (P< 0. 01), 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 (P< 0. 05), 细胞凋亡显著降低 ( P< 0. 01)。 结论 Linc279227 通过调控 PINK1 / Parkin 通路介导肾足细胞线粒体自噬影响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
MCL1 调控 GSK3β / Wnt / β-catenin 信号轴促进急性 T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维奈克拉耐药的机制研究 #br#
马丽娜, 郝建萍, 张瑞, 迪丽娜孜· 阿不来提, 赵芳, 江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25-331.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4
摘要 ( 10 )   PDF (3474KB) ( 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髓样细胞白血病因子 1 (myeloid cell leukemia factor 1, MCL1) 促进急性 T 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T lymphocytic leukemia, T-ALL) 细胞对维奈克拉耐药的分子机制。 方法 培养 T-ALL 亲本细胞系 Jurkat 和 T-ALL 维奈克拉耐药细胞系 Jurkat / VEN, 将靶向 MCL1 的小干扰 RNA (si-MCL1) 和阴性对照 (si-NC) 转染至 Jurkat / VEN 细胞, RT-qPCR 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 MCL1 表达以验证转染效果,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 (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GSK3β)、 磷酸化 GSK3β (p-GSK3β)、 β-连环蛋白 ( β-catenin)、 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 ( c-Myc)、 细胞周期蛋白 D1 (cyclin D1) 表达。 Jurkat / VEN 细胞分为对照组、 si-NC 组、 si-MCL1 组、 si-MCL1 + CHIR-99021 组。 CCK-8法、 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 (0、 100、 200、 300、 400、 500 nmol / L) 维奈克拉处理下各组 Jurkat / VEN 细胞存活率、 形成的克隆数目及细胞凋亡率。 结果 与 Jurkat 细胞比较, Jurkat / VEN细胞中 MCL1 蛋白表达增加 (P< 0. 05), GSK3β 蛋白表达减少 ( P< 0. 05), p-GSK3β 及 β-catenin、 c-Myc、Cyclin D1 蛋白表达增加 (P< 0. 05); 细胞转染后, 与对照组、 si-NC 组比较, si-MCL1 组 Jurkat / VEN 细胞中 MCL1 mRNA 及蛋白表达减少 ( P < 0. 05), GSK3β 蛋白表达增加 ( P < 0. 05), p-GSK3β、 β-catenin、 cMyc、 Cyclin D1 蛋白表达减少 (P< 0. 05)。 与对照组、 si-NC 组比较, si-MCL1 组 Jurkat / VEN 细胞在各浓度维奈克拉作用下的存活率和 IC50值降低 ( P< 0. 05), 克隆数目减少 ( P< 0. 05), 凋亡率升高 ( P< 0. 05);与 si-MCL1 组比较, si-MCL1 + CHIR-99021 组 Jurkat / VEN 细胞在各浓度维奈克拉作用下的存活率和 IC50 值升高 (P< 0. 05), 克隆数目增加 ( P< 0. 05), 凋亡率降低 ( P< 0. 05)。 结论 干扰 MCL1 表达可降低Jurkat / VEN 细胞对维奈克拉的耐药性, 这可能是通过阻断 GSK-3β / Wnt / β-catenin 信号轴实现的。

c-Myc / miR-27b-3p 上调 Bcl-2 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存活的分子机制研究 #br#
薛琴, 田新玮, 王静, 郑琦丽, 艾比巴· 阿不都拉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32-338.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5
摘要 ( 9 )   PDF (1893KB) ( 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 c-Myc / miR-27b-3p / Bcl-2 轴促进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MM) 存活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 为对照组, qPCR 法测定人 MM 细胞系 RPMI8226 U266 细胞中 MM 相关基因和 microRNAs (miRNAs) 的相对表达水平。 TargetScan 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分别预测和验证 miR-27b-3p Bcl-2 的直接序列互作关系通过分离 14 名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临床确诊为 MM 的患者的原代 MM 细胞, qPCR 法测定其中 c-Myc、 Bcl-2 mRNA miR- 27b-3p 的相对表达水平;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3 者的相关性构建腺病毒过表达 c-Myc (c-Myc OE) Bcl-2 (Bcl-2 OE) 载体以及 miR-27b-3p 抑制物 (miR-27b-3p inhibitor) 载体并转染 BMSCs。 蛋白质印迹测定 BMSCs p-STAT3、 STAT3、 p-JAK2 JAK2 的表达水平结果 BMSCs 细胞相比, c-Myc Bcl-2 mRNA RPMI8226 U266 细胞中均显著上调 (P< 0. 01), miR-27b-3p RPMI8226 U266 细胞中均显著下调 (P< 0. 01)。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 miR-27b-3p 直接靶向 Bcl-2 3′-UTR 区域。 qPCR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c-Myc mRNA miR-27b-3p RNA 相对表达水平、 miR-27b-3p RNA Bcl-2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呈线性负相关 (P< 0. 01); c-Myc mRNA Bcl-2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 P< 0. 01)。 BMSCs 组相比, BMSCs + c-Myc OE 、 BMSCs + miR-27b-3p inhibitor 、 BMSCs + Bcl-2 OE 组细胞中 pSTAT3、 STAT3、 p-JAK2、 JAK2 的表达水平均升高 ( P < 0. 05)。 结论 MM 通过上调 c-Myc 的表达抑制miR-27b-3p 从而激活 Bcl-2, 促进 MM 细胞存活
miR-200a-3p 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br#
任华, 郝强, 郭丽, 郑素华, 卫雷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39-345.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6
摘要 ( 9 )   PDF (3700KB)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小 RNA-200a-3p ( miR-200a-3p) 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hypoxic ischemicbrain damage, HIBD) 的影响方法 60 只新生 SD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HIBD 、 miR-200a-3p antagomir组及 NC-antagomir , 每组各 15 , 采用经典造模法构建新生大鼠 HIBD 模型定量 PCR 检测海马组织中miR-200a-3p 表达, 评估神经功能脑含水量, HE 染色、 TUNEL 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和细胞凋亡, ELISA 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凋亡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HIBD 组大鼠海马组织 miR-200a-3p 表达水平和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凋亡率、 MDA、 IL-6、 IL-1β、TNF-α、 Cleaved-Caspase-3 水平升高 ( P < 0. 05 ), SOD、 CAT、 Bcl-2 / Bax、 BDNF、 TrkB 表达降低 ( P < 0. 05); NC-antagomir 组比较, miR-200a-3p antagomir 组大鼠海马组织 miR-200a-3p 表达水平和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凋亡率、 MDA、 IL-6、 IL-1β、 TNF-α、 Caspase-3 水平降低 ( P< 0. 05), SOD、 CAT、Bcl-2 / Bax、 BDNF、 TrkB 表达升高 (P< 0. 05)。 结论 抑制 miR-200a-3p 表达可以减少新生大鼠 HIBD 的神经损伤, 可能与抑制凋亡氧化应激和调节 BDNF / TrkB 通路表达有关
miR-181c 通过靶向 MICU1 调控肺移植小鼠心肺功能康复 #br#
不艾吉尔· 艾力, 米尔古丽· 艾麦特, 李春丽, 段平秀, 李金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46-353.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7
摘要 ( 9 )   PDF (3319KB) ( 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小 RNA ( miRNA) -181c 通过线粒体钙单向转运蛋白 1 ( mitochondrial calciumuniporter 1, MICU1) 对肺移植小鼠心肺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4 C57BL / 6 小鼠分为正常组肺移植组、 inhibitor-NC 肺移植 + miR-181c-inhibitor 肺移植 + miR-181c-inhibitor + si-NC 组和肺移植 + miR-181c-inhibitor + si-MICU1 , 每组 n = 9。 正常组仅开胸麻醉; 其余均行自体左肺原位移植, 术后每周静脉注射 0. 2 mL 生理盐水或 10 nmol / mL 抑制剂/ siRNA, 持续 60 d。 qRT-PCR 和蛋白质印迹检测 miR-181cMICU1 表达,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 miR-181c MICU1 的靶向关系; HE 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 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 0. 15 s 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EV0. 15 / FVC)、 呼气峰流速值 (PEF)、 最大通气量 (MVV)、 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 残气量 (RV); 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 ( LVEF)、 左心室缩短分数 (LVFS)、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 LVESD)、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肺移植组 miR-181c 上调 (P< 0. 05), MICU1 下调 (P< 0. 05), 二者负相关 ( r = - 0. 378, P = 4. 21 × 10 - 4 )。 报告基因实验显示 miR- 181c 能特异性抑制 MICU1 3′UTR-WT 荧光活性 (P< 0. 05)。 敲低 miR-181c MICU1 表达水平恢复, 肺组织病变减轻, FEV0. 15 / FVC、 PEF、 MVV、 DLCO LVEF、 LVFS 增加, RV、 LVESD、 LVEDV、 LVESV 减少(P< 0. 05); 联合敲低 miR-181c si-MICU1 致上述改善消失 (P< 0. 05)。 结论 miR-181c 通过靶向抑制MICU1 显著影响肺移植后小鼠心肺功能; 敲低 miR-181c 有助于改善术后心肺功能
miR-107 通过 ITGA2 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 #br#
巫凤苹, 石宗民, 张媛梅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54-360.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8
摘要 ( 10 )   PDF (2600KB)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 miR-107 和整合素 α2 (integrin alpha-2, ITGA2) 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以及其在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正常和低氧条件培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 qRT-PCR 检测细胞 miR-107 ITGA2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 miR-107 ITGA2 靶向性si-NCsi-miR-107 转染至 PASMC, 低氧条件饲养并分组为: si-NC 组和 si-miR-107 , 检测细胞 miR-107 ITGA2 表达细胞周期和凋亡30 C57BL / 6 小鼠分为: 对照组模型组和 si-miR-107 治疗组模型组和miR-107 治疗组低氧诱导 PAH 模型后分别尾静脉注射 si-NC si-miR-107。 检测小鼠右心室肥厚指数 (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 RVHI)、 右心室收缩压 (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RVSP) 和平均肺动脉压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 qRT-PCR 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小鼠肺组织 miR-107 ITGA2表达, 以及小鼠肺组织磷酸化组蛋白 H2AX ( phosphorylated histone H2AX, γH2AX) 表达结果 细胞实验中, 与正常组比较, 低氧组细胞中 miR-107 表达升高, ITGA2 表达降低, 细胞 G1 期比例升高, S 期比例降低, 细胞凋亡率升高。 miR-107 靶向 ITGA2。 si-NC 组比较, si-miR-107 组细胞中 miR-107 表达降低, ITGA2 表达升高, 细胞 G1期比例降低, S 期比例升高, 细胞凋亡率降低小鼠实验中, 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小鼠 RVHI、 RVSP mPAP 升高, miR-107 表达升高, ITGA2 表达降低, γH2AX 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 si-miR-107 治疗组小鼠 RVHI、 RVSP mPAP 降低, miR-107 表达降低, ITGA2 表达升高, γH2AX 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miR-107 通过 ITGA2 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周期进展, 促进细胞凋亡, 从而影响 PAH 进展
丹参酮Ⅱ A 通过 MALAT1 靶向 miR-143 调控结肠癌 SW48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br#
李鹏, 杜锐, 谢福平, 李锦涛, 王杰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61-367.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09
摘要 ( 9 )   PDF (4820KB)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丹参酮Ⅱ A (tanshinone Ⅱ A) 通过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 1 ( 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 MALAT1) 靶向 miR-143 对结肠癌 SW480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选择 0、 10、 20、 40 μmol / L 剂量的丹参酮Ⅱ A 处理 SW480 细胞, 将细胞随机分为 4 : Control , 丹参酮Ⅱ A 高剂量组。 CCK8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倍数细胞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RT-PCR 检测 MALAT1、 miR-143 mRNA 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 miR-143 靶向结合 MALAT1 的关系单独或联合转染 pcDNA-MALAT1 miR-143 mimic 40 μmol / L 剂量丹参酮Ⅱ A 处理后的 SW480 细胞, 将细胞随机分为 5 : Control 、 pcDNA 3. 1 、 pcDNA-MALAT1 、 MALAT1 + mimic NC 组和 MALAT1 + miR-143 mimic , 检测各组细胞检测增殖侵袭及迁移结果 Control 组比较, 丹参酮Ⅱ A 高剂量组细胞增殖倍数侵袭细胞数划痕愈合率和 MALAT1 mRNA 水平显著降低 ( P< 0. 05), miR-143 mRNA 水平显著升高 ( P < 0. 05); MALAT1 miR-143 存在靶向作用关系pcDNA-MALAT1 组比较, MALAT1 + miR-143 mimic 组细胞增殖倍数侵袭细胞数和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 (P< 0. 05)。 结论 丹参酮Ⅱ A 通过 MALAT1 / miR-143 轴发挥抗结肠癌作用
circCSE1L 调控 miR-16-5p 对非小细胞肺癌 NCI-H1299 细胞转移活性的影响 #br#
刘瑛, 张勇, 李秋波, 黄念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68-373.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10
摘要 ( 7 )   PDF (4200KB) ( 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 circCSE1L 调节 miR-16-5p 对非小细胞肺癌 NCI-H1299 细胞转移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 miR-16-5p circCSE1L 的表达NCI-H1299 细胞分为 si NC 、 si CSE1L 、 miR NC 组以及 miR-16-5p mimic 。 MTT 实验分析 NCIH1299 细胞增殖活性。 Transwell 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 NCI-H1299 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NCI-H1299 细胞的凋亡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分析 NCI-H1299 细胞中 circCSE1L miR-16-5p 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 circCSE1L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 miR-16-5p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低表达si NC 组比较, si CSE1L 组的 NCI-H1299 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侵袭及迁移能力减弱凋亡率增加miR NC 组比较, miR-16-5p mimic 组的 NCI-H1299 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凋亡率增加荧光素酶活性测定显示, miR NC 组比较, CSE1L-WT 组中转染 miR-16-5p mimic 后荧光素酶活性降低结论 circCSE1L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 miR-16-5p 低表达。 circCSE1L 通过抑制 miR-16- 5p 的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凋亡
血清 ZO-1、 Occludin、 Claudin-1 联合 APACHEⅡ 评分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br#
徐静静, 陈加平, 徐令奇, 林樱, 黄昊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74-378.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11
摘要 ( 3 )   PDF (878KB) ( 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清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 1 ( zonula occludens 1, ZO-1)、 咬合蛋白 ( occludin)、 闭合蛋白-1 (claudin-1) 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 APACHEⅡ ) 评分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型重症急性胰腺炎 (hypertriglyceridemia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HTG-SAP) 并发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1 ~ 20243 月期间收治的 96 HTG-SAP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是否并发 AKI 分为 AKI (n = 38) 和非 AKI(n = 58)。 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 ZO-1、 occludin、 claudin-1 水平的差异, 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个指标对 HTG-SAP并发 AKI 的预测价值结果 AKI 组的 APACHEⅡ 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高于非 AKI , 血清 ZO-1、 occludin、 claudin-1 水平低于非 AKI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APACHEⅡ 评分 (OR = 1. 781, 95 % CI: 1. 065 ~ 2. 981) 升高以及血清 ZO-1 (0. 956, 95 % CI: 0. 918 ~ 0. 995)、 occludin (0. 967, 95 % CI: 0. 941 ~ 0. 995)、 claudin-1 (0. 193, 95 % CI: 0. 049 ~ 0. 752) 水平降低是 HTG-SAP 患者并发 AKI 的危险因素 ( P< 0. 05)。 APACHEⅡ 评分及血清ZO-1、 occludin、 claudin-1 单独及联合模型预测 HTG-SAP 患者并发 AKI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821 (95 % CI: 0. 740 ~ 0. 902)、 0. 852 (95 % CI: 0. 777 ~ 0. 927)、 0. 877 (95 % CI: 0. 807 ~ 0. 947)、 0. 936 (95 % CI: 0. 891 ~ 0. 981)、 0. 998 (95 % CI: 0. 993 ~ 1. 000)。 结论 血清紧密连接蛋白 ZO-1、 occludin、 claudin- 1 水平降低及 APACHEⅡ 评分增加是 HTG-SAP 患者并发 AKI 的危险因素, 根据四项指标建立预测模型对HTG-SAP 患者并发 AKI 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实时荧光 PCR 法进行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沙门菌志贺菌检验 #br#
李莹, 李若男, 孙楠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79-382.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12
摘要 ( 3 )   PDF (955KB) ( 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实时荧光 PCR 法代替筛选平板培养法进行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沙门菌和志贺菌检验的筛查试验, 在检出率成本检验时长等方面进行对比方法 比较 2023 10 100 人次采用细菌筛选平板培养法进行沙门菌志贺菌检验的筛查实验的结果与 2024 9 842 人次采用实时荧光 PCR 方法进行沙门菌志贺菌检验的筛查试验结果结果 实时荧光 PCR 法能显著提高检出率 (阳性检出率 2024 年为 91 / 9842; 2023 年为 0 / 10 100)、 减低实验成本 (2024 4. 4 / 人次; 2023 年为 6. 9 / 人次)、 不增加检验时长且易于开展结论 实时荧光 PCR 法可作为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沙门菌志贺菌检验的筛查试验
免疫细胞介导肠道微生物群与急性肾小球肾炎之间的因果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研究 #br#
骆佳梅, 郭靖, 陈莎莎, 张勇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83-391.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13
摘要 ( 6 )   PDF (3160KB)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 分析, 探究免疫细胞是否介导了肠道微生物群与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AGN) 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双样本双向 MR方法来评估肠道微生物群对 AGN 的因果影响此外, 采用两步 MR 策略来确定介导该效应的潜在免疫细胞纳入来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的数据, 涉及 473 种肠道微生物, 731 种免疫细胞类和 AGN 结果主要分析方法是随机化逆方差加权 ( IVW), MR-Egger、 加权中位数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分析支持使用 Cochran’s Q 检验、 MR-PRESSO 检验、 MR-Egger 回归截距和留一法进行敏感性检查结果 确定了 14 种肠道菌群和 27 种免疫细胞类型与 AGN 有因果关系中介分析强调, 12 种免疫细胞类型在 9 种肠道菌群与 AGN 风险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发现 Barnesiellaceae 与霍尔德曼氏菌属都通过4 种免疫细胞介导其对 AGN 的促进作用此外, IgD + CD38 - 未转换记忆 B 细胞上 BAFF 受体水平被发现介导乳酸菌 B AGN 的保护作用, 介导影响为 2. 9 % , 介导比例 7. 50 % 。 氢噬胞菌属通过造血干细胞绝对数和 Treg 细胞 (CD4 + ) CD25 介导其对 AGN 风险的保护作用, 介导比例分别为 10. 60 % 7. 50 % 。 结论 此研究描绘了一个复杂的网络, 涉及肠道微生物群, 免疫细胞和 AGN, 表明了多方面的病理生理学相互作用已确定的因果联系和介导途径强调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为旨在调节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反应以管理AGN 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述
调节性 T 细胞在肝脏炎症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br#
张钰婷, 刘亮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92-398.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14
摘要 ( 9 )   PDF (2506KB) ( 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调节性 T 细胞 ( regulatory T cells, Tregs) 在肝脏炎症损伤中呈现出复杂的角色特征一方面,Treg 能够在趋化因子的介导之下, 迁移至发生炎症损伤的肝脏组织中, 发挥免疫抑制效能并促进组织功能的修复; 另一方面, 在非酒精性肝炎中, Treg 过度聚集却加剧脂肪变性与炎症损伤此外, Treg 与其他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能够对纤维化形成抗衡文章就 Treg 的分类及功能在肝脏炎症损伤性疾病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以期深入洞悉 Treg 在肝脏炎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进一步明晰肝脏免疫细胞的复杂性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L1、 L2 蛋白对宫颈癌自噬的影响 #br#
高勋, 王志莲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399-402.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15
摘要 ( 7 )   PDF (712KB) ( 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噬是细胞用来维持体内平衡的一种自我消耗机制, 部分研究提示,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 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自噬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HR-HPV 具有将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 DNA 中进而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HR-HPV L1、 L2 蛋白协助病毒进入细胞, 并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激活 PI3K / AKT / mTOR 信号通路以抑制自噬过程, 使得病毒颗粒不间断地向细胞内运输。 HR-HPV L1、 L2 蛋白可在细胞质中表达并转移到细胞核, 通过影响细胞自噬协助病毒逃避免疫监视虽然目前已有针对 HR-HPV L1、 L2 蛋白的 HPV 预防性疫苗, 但明确 HR-HPV L1、 L2 蛋白对宫颈癌自噬具体的调节方式, 或能为宫颈癌的防治拓展新思路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主要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br#
王寅峰, 陈长喜, 李红亮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403-408.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16
摘要 ( 8 )   PDF (724KB) ( 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 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 根除治疗对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已成为影响其根除的关键问题, 文章综述了克拉霉素的主要耐药分子机制, 旨在为优化治疗方案和未来抗菌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流感病毒引发干扰素信号通路蛋白降解以促进自身增殖 #br#
贺尘梅, 樊少, 夏川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 22(4):  409-414.  doi:10.3870/j.issn.1672-8009.2025.04.017
摘要 ( 6 )   PDF (3484KB)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流行性感冒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并可造成患者死亡为了创造适合的复制增殖环境, 流感病毒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其中包括病毒对宿主细胞基因表达或各种信号通路的调控。 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作为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是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型和型干扰素系统也通过不同机制影响着病毒的复制文献报道流感病毒能够诱发相关细胞蛋白降解从而逃避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文章聚焦于流感病毒对于干扰素系统的调控, 讨论病毒促进Ⅰ、 Ⅱ型干扰素通路相关蛋白泛素化修饰以及降解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了解流感病毒如何拮抗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反应有助于通过靶向宿主因子开发新的抗流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