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5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12-15
上一期   
论著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宫颈癌预后及放疗抵抗的影响
刘炎申, 赵迎超, 伍 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579-584.  doi:10.3870/j.issn.1672-0741.23.07.013
摘要 ( 260 )   PDF (3214KB) ( 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fibroblasts,CAFs)与宫颈癌的预后和放疗抵抗之间的关 系。方法 收集76例宫颈癌活检组织及其临床病理学资料,检测组织中 CAFs含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 预后的关系。从宫颈癌组织中提取并培养CAFs,通过与宫颈癌细胞株混合接种于裸鼠的体内成瘤实验和体外细胞共培 养实验,观察 CAFs对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检测接受放射处理后 CAFs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 共培养后宫颈癌细胞表面 HGF受体c-Met的活性变化,探究 CAFs参与放疗抵抗的可能机制。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的 CAFs含量存在差异,CAFs高含量是宫颈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521,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在放射 治疗后,混合接种移植瘤组裸鼠比单纯肿瘤接种组能更快地从放疗导致的生长抑制中恢复(P<0.05)。体外实验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AFs与宫颈癌细胞共培养组的放疗抵抗性明显增加(P<0.05)。此外,经过照射后,CAFs分泌的 HGF增加,共培养后宫颈癌细胞表面c-Met活性上调。结论 在宫颈癌组织中,CAFs高含量与宫颈癌不良预后相关, 其机制可能与 CAFs通过 HGF/c-Met通路介导宫颈癌的放疗抵抗有关。 
hsa_circ_0006135通过调控 miR-1236-3p/MTA2 轴促进胃癌发展
高生宝, 夏德鑫, 张珍珍, 田仪督, 步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585-593.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11.031
摘要 ( 162 )   PDF (8867KB) ( 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探究环状 RNAhsa_circ_0006135在胃癌增殖、侵袭以及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及其影响胃癌进展的具体机制。方法 收集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5名胃 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检测hsa_circ_0006135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 (HGC-27和 MGC-803)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 HGC-27和 MGC-803,分别敲减和(或)过表达 hsa_circ_ 0006135、miR-1236-3p,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并以 Westernblot检测各组 细胞 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MTA2(metastasis-associatedtumorgenefamily2)蛋白表达情况。建立小鼠异种 移植皮下瘤模型,观察敲减hsa_circ_0006135对胃癌细胞 HGC-27体内成瘤的影响。结果 hsa_circ_0006135在胃癌组 织和胃癌细胞株 HGC-27、MGC-803中高表达;敲减其表达后,胃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和 EMT 过程受到抑制。miR1236-3p在 HGC-27、MGC-803细胞株中低表达,hsa_circ_0006135可能作为 miR-1236-3p的分子海绵发挥作用。MTA2 在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miR-1236-3p可与 MTA2相作用,并调节其表达。miR-1236-3pinhibitor可以逆转 hsa_circ_ 0006135敲减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EMT过程的抑制作用,过表达 MTA2则可以消除 miR-1236-3p对胃癌细胞增殖、 侵袭、EMT的负调控。敲减hsa_circ_0006135可在体内抑制移植瘤生长。结论 hsa_circ_0006135在胃癌发展中起促 进作用,可能通过调节 miR-1236-3p/MTA2轴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 EMT过程。
蝎毒多肽优化体CT-K3K7抗食管癌的机制研究
张家铭, 水颍彬, 杨 青, 袁亚萍, 高社干, 李钟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594-602.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12.005
摘要 ( 142 )   PDF (9125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蝎毒多肽优化体 CT-K3K7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 CCK-8法检测蝎毒多肽优 化体 CT-K3K7对食管癌细胞 KYSE70与 KYSE150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 CT-K3K7对 KYSE70与 KYSE150 克隆形成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CT-K3K7对 KYSE70与 KYSE15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PI吸收实验检测CT-K3K7对 KYSE70与 KYSE150的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 CT-K3K7对 KYSE70与 KYSE15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ROS水平及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 CT-K3K7对 KYSE70与 KYSE150细胞中3种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3、 Bcl-2和 Bax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蝎毒多肽优化体 CT-K3K7作用后,食管癌细胞 KYSE70与 KYSE150的增殖与 迁移能力受到抑制;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富集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抗凋亡蛋白 Bcl-2 蛋白表达量随着 CT-K3K7作用浓度的升高显著下调,而促凋亡蛋白 Bax和凋亡效应蛋白 Caspase-3表达量则随着 CTK3K7的作用浓度升高显著上调。结论 CT-K3K7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 膜直接杀伤食管癌细胞,还可能通过影响食管癌细胞线粒体功能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circIRAK3靶向 miR-942-5p/LITAF轴调控 滋养层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 EMT
李 蕊, 林 靓, 胡绪洋, 翁晓英, 王军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03-609.  doi:10.3870/j.issn.1672-0741.23.02.004
摘要 ( 162 )   PDF (4412KB)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环状 RNAcircIRAK3对滋养层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采集19 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和2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PE)孕妇的血液和胎盘组织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ircIRAK3的表达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 PE的诊断价值。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 HTR-8/SVneo,通过 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的增殖、迁移 和 侵 袭 能 力;Westernblot实 验 检 测 上 皮 间 充 质 转 化 (EMT)相关蛋白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并验证circIRAK3的调控机制。结果 circIRAK3在 PE 患者血液和胎盘组织样本中高表达,且血液中circIRAK3的表达对 PE 具有一定诊断价值(AUC= 0.882)。细胞功能研究显示,过表达circIRAK3能够抑制 HTR-8/SVne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调控机制分析显示, miR-942-5p是circIRAK3的靶 miRNA,而脂多糖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LITAF)是 miR-942-5p的靶基因,circIRAK3可 作为 miR-942-5p的分子海绵上调 LITAF的表达;过表达 miR-942-5p或抑制 LITAF表达均能减弱circIRAK3对 HTR8/SVne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circIRAK3通过靶向 miR-942-5p上调 LITAF 的表达,从而抑制 HTR-8/SVne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提示circIRAK3可能参与 PE的发病。 
miR-199a-3p靶向CD151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覃 艳, 赵可雷, 李 燕, 朱云峰, 曹 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10-616.  doi:10.3870/j.issn.1672-0741.21.10.025
摘要 ( 118 )   PDF (2938KB) ( 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探究 miR-199a-3p过表达靶向 CD151对甲状腺癌 B-CPAP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 响。方法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 miR-199a-3p和 CD151的靶向关系。构建 CD151pcDNA 载体过表达 CD151,将 miR-199a-3pmimic与 pcDNA-CD151单独或联合转染至 B-CPAP 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 4组:Control组、 miR-199a-3pmimic组、pcDNA-CD151组和 miR-199a-3pmimic+pcDNA-CD151组。BrdU 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 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分选检测细胞周期分布;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 MMP-2、Ki67、CyclinD1、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 CD151与 miR-199a-3p存在靶向作用关系。与 Control组比较,miR-199a-3pmimic组 BrdU 阳性细胞数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2/M、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侵袭 细胞数降低,MMP-2、Ki-67、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 pcDNA-CD151组 BrdU 阳性细胞数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G2/M、G1 期比例升高,S期比例 降 低,侵 袭 细 胞 数 升 高, MMP-2、Ki-67、CyclinD1蛋白 表 达 升 高,E-cadherin蛋 白 表 达 降 低,N-cadherin、Vimentin蛋 白 表 达 升 高。与 pcDNACD151组比较,miR-199a-3pmimic+pcDNA-CD151组 BrdU 阳性细胞数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2/M、G1期比例降低,S 期比例升高,侵袭细胞数降低,MMP-2、Ki-67、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 蛋白表达降低(均 P<0.01)。结论 miR-199a-3p过表达靶向 CD151抑制甲状腺癌 B-CPAP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 质转化,并诱导细胞凋亡。 
胆管癌中PTEN 表达与其对雷公藤红素敏感性的研究
钟 琳, 潘宇飞, 董立巍, 肖 峰, 曹瑞平, 颜红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17-621.  doi:10.3870/j.issn.1672-0741.23.01.006
摘要 ( 165 )   PDF (9370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deletedon chromosome10,PTEN)差异表达与胆管癌预后及胆管癌细胞对雷公藤红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法、Westernblot检测临床胆管癌组织样本和不同胆管癌细胞系(HCCC-9810、TFK1、RBE)中 PTEN 的表达;CellTiter 检测PTEN 差异表达的胆管癌细胞系及原代培养人胆管癌细胞(patient-derivedtumorcells,PDCs)经雷公藤红素处理后 的细胞活力,并观察光镜下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对65例胆管癌组织样本的检测发现 PTEN 缺失/低表达组患者的总 体生存期与无病生存期均显著低于 PTEN 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胆管癌细胞系中存在 PTEN 差 异性表达,HCCC-9810细胞系(PTEN 缺失)对雷公藤红素最敏感,RBE细胞系(PTEN 高表达)最不敏感;过表达 PTEN 则会降低 HCCC-9810细胞系对雷公藤红素的敏感性。PTEN 表达缺失的原代培养 PDCs对雷公藤红素更为敏感。结 论 胆管癌组织中 PTEN 缺失/低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TEN 表达缺失的胆管癌细胞系对雷公藤红素更为敏感。 
体外培育牛黄配伍冰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血管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陈 海, 郭晓庆, 任敉宏, 李 勇, 李红燕, 马 荣, 谢 倩, 王 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22-629.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04.030
摘要 ( 1583 )   PDF (8353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考察体外培育牛黄、冰片及两药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MCAO 后3d采用Zea-Longa及 mNSS 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TTC染色后计算其脑梗死率;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VEGF、Ang-1及bFGF水平与缺血 侧脑组织中 GDNF、NGF及 BDNF的水平;免疫荧光双染观察其对神经元及血管新生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其对神经元 及脑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与溶剂模型组相比,体外培育牛黄、冰片及两药配伍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神经功 能评分、降低脑梗死率;升高血清 VEGF、Ang-1水平,增强缺血侧脑组织中 GDNF、NGF及BDNF的表达水平;还可增加 缺血侧皮层区神经元数量及新生血管密度;改善缺血侧神经元及脑微血管的超微结构。结论 体外培育牛黄、冰片及两 药配伍通过促进 MCAO 模型大鼠血管新生和神经元保护,表现出“开窍醒神”功效,并体现“相使”增效的配伍关系,为临 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基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研究黑血藤药效及代谢组学
黄永毅, 周柳芳, 李保生, 李小婷, 黎 飚, 方晓燕, 黄 安, 林维嘉, 王金花, 杨彩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30-640.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04.012
摘要 ( 1730 )   PDF (7631KB) ( 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基于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研究黑血藤在 AS及肌少症预防中的药效及代谢组学,为深入研究、 开发和利用黑血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健康家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和黑血藤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 其它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血脂康组和黑血藤组再分别给予血脂康生药0.36g/(kg·d)和黑血藤提取物0.29g/(kg· d)灌胃处理。分析 AS模型家兔血清中脂质组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及主动脉弓和比目 鱼肌的组织病理形态,评价黑血藤提取物预防 AS及肌少症的药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研究家兔血清代谢组学,探讨黑血藤预防 AS及肌少症的代谢机制。结果 黑血藤具有较好的降低血脂、改 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和增强比目鱼肌横截面积等与预防 AS及肌少症相关的药效,其在 AS家兔模 型中预防 AS的药效不及血脂康但预防肌少症的药效优于血脂康。与正常组比较,从 AS模型家兔血清中鉴别出37个 差异代谢物,黑血藤对其中25个差异代谢物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作用;在与黑血藤药效密切相关的代谢通路中,组氨酸及 精氨酸-脯氨酸代谢具有重要意义,L-谷氨酰胺和L-丙氨酸在差异代谢物关系网络及差异代谢物-通路关系网络中关联 作用广泛。结论 黑血藤具有预防 AS及肌少症的药效,开发其相关药物用于预防肥胖引起的 AS及肌少症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其代谢机制与组氨酸及精氨酸-脯氨酸代谢相关,L-谷氨酰胺和L-丙氨酸可能为黑血藤药效的代谢标志物之一。 
基于生信分析构建骨质疏松氧化应激相关miRNA-mRNA调控网络
莫 亮, 王章正, 马 超, 何 伟, 周 驰, 刘予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41-648.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04.033
摘要 ( 256 )   PDF (4935KB) ( 2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构建 miRNA-mRNA 调控网络,整合分析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潜在作用及微小核 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acid,miRNA)和下游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NA,mRNA)的表达关系。方法 从 GEO 公 共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芯片 GSE74209和 GSE35958,应用 GEO2R获得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expressedgenes,DEGs) 和差异 miRNA(differentiallyexpressedmiRNAs,DEMs);在 AmiGO 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相关 mRNA 及 miRNA,相互 映射后分别获得骨质疏松氧化应激相关 DEGs和 DEMs;应用 Metascape数据库对氧化应激相关 DEGs进行富集分析; 利用STRING数据库和 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network);应用 CytoHubba插件识别关键基因并在 基因芯片 GSE35956中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通过 miRTarbase数据库预测 miRNA 靶点,将其同氧化应激相关 DEGs比 对后构建 miRNA-mRNA 调控网络。结果 在 GSE35958中共获得86个氧化应激相关 DEGs,其中包括69个上调基因 和17个下调基因,KEGG富集分析发现其富集通路主要包括活性氧通路、癌症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和细胞凋亡通路 等,GO 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富集 在 氧 化 应 激 相 关 功 能 中。通 过 PPI网 络 分 析 筛 选 得 到 12 个 关 键 基 因,其 中 EGFR、 FOXO3、FYN、AKT1、APP和 TXN 的表达趋势在芯片 GSE35956中进一步得到验证。在 GSE74209获得5个上调氧化 应激相关 DEMs,最终筛选出4个 miRNA 及31个 mRNA 组成调控网络。结论 该研究构建了骨质疏松氧化应激相关 miRNA-mRNA 调控网络,为抗氧化应激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研究
人 MR1/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功能检测
赵桂华, 龚业莉, 翁秀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49-655.  doi:10.3870/j.issn.1672-0741.23.04.010
摘要 ( 161 )   PDF (2612KB)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构建 MR1/IgG1Fc融合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使其在昆虫细胞内表达获得 MR1/IgG1Fc二聚体, 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用于黏膜相关恒定 T细胞(MAIT)反应性代谢物及 MAIT细胞功能调控研究。方法 从人外周 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β2m 编码基因。商业化合成 MR1胞外段和IgG1Fc融合基因的全序列基因 MR1/IgG1Fc,与β2m 基因重组构建pFastBacTM Dual+[β2m+MR1/IgG1Fc]表达载体;利用 Bac-to-Bac昆虫表达系统表达 MR1/IgG1Fc二 聚体融合蛋白,并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Westernblot及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建立 MR1/IgG1Fc二聚体加载的人工 抗原提呈细胞(artificialantigenpresentingcells,aAPCs),即 MR1aAPCs,提呈大肠埃希菌(DH5α)来源的代谢物,与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检测 MAIT 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水平。结果 经 PCR 及测序鉴定证实 pFastBacTM Dual+ [β2m+MR1/IgG1Fc]载体中 MR1/IgG1Fc与β2m 具有正确序列。ELISA、Westernbl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 MR1/IgG1Fc二聚体在重组杆粒感染的Sf9细胞培养上清富集,具有正确构象。加载 DH5α来源代谢物的 MR1aAPCs 能够促进 MAIT细胞活化和增殖。结论 成功构建 pFastBacTM Dual+[β2m+MR1/IgG1Fc]重组质粒,并在 Sf9细胞 中表达 MR1/IgG1Fc二聚体,制备获得 MR1aAPCs,为研究 MAIT细胞反应性代谢物及 MAIT细胞功能提供了新的工具。
雌性犬静态尿道压力的方向性变异与尿道壁内血管窦结构的关系
库尔班江·阿布力克木, 曹 鹏, 艾尔肯·吐逊, 许盛飞, 加素尔·巴吐尔, 杜广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56-661.  doi:10.3870/j.issn.1672-0741.23.01.003
摘要 ( 117 )   PDF (3506KB)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雌性犬尿道不同节段和同一节段不同象限上呈现的尿道压力和尿道壁组织内血管窦结构的关系。 方法 取健康成年雌性杂种犬6只,采用恒压恒速液体灌注法描记尿道前壁(12点钟)、后壁(6点钟)、左侧壁(3点钟) 及右侧壁(9点钟)4个方向的静态尿道压力图(resturethralpressureprofile,RUPP)。对实验犬行活体血管染色后,取尿 道、膀胱、阴道及周围部分组织行连续冰冻切片,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全程尿道壁内血管形态,并用ImageJ软件计算和比 较同一节段尿道前、后、左、右壁组织内的血管密度。结果 实验犬在3、6、9、12点钟方向所测得的功能尿道长度(functionalurethrallength,FUL)分别为(4.82±0.22)cm、(5.35±0.34)cm、(4.93±0.40)cm、(4.41±0.33)cm;最大尿道闭 合压(maximumurethralclosurepressure,MUCP)在尿道3、6、9、12点钟方向的测定值为(25.39±1.49)cmH2O、(21.46 ±3.24)cmH2O、(24.61±1.07)cmH2O、(28.89±1.01)cmH2O。6点钟方向的 FUL和12点钟方向的 MUCP明显大于 其他3个方向(均P<0.05)。与 RUPP相对应,MUCP相近的尿道两侧壁3点和9点钟方向的血管窦的形态结构和血 管密度百分比相近(P>0.05)。MUCP相对较大的12点钟方向所对应的尿道前壁和6点钟方向所对应的尿道后壁内 血管窦的形态结构和密度呈现显著的不均匀性分布,12点钟方向的最高血管密度明显高于6点钟方向(P<0.05)。结 论 雌性犬静态尿道压力和尿道壁内血管窦在前后壁方向上具有显著的方向性变异,而左右两侧具有对称性和一致性。 雌性犬尿道不同节段和同一节段不同方位上呈现的尿道压力的方向性变异与尿道壁内血管窦结构具有潜在的相关性。 
异氟醚通过 HMGB1介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自噬和凋亡
李明霞, 饶瑞林, 曾小华, 彭 湃, 杨 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62-668.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11.035
摘要 ( 802 )   PDF (9370KB) ( 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异氟醚(ISO)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 SD 大鼠暴露在ISO 中,并 通过尾静脉注射慢病毒载体的方式在模型大鼠中敲低或过表达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 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 HMGB1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和 尼氏体,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qRT-PCR 和 Westernblot检测自噬(LC3-Ⅰ、LC3-Ⅱ、Beclin1、 P62)及凋亡(Bax、Bcl-2、Caspase-3)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ISO 组定位航向和可 视平台实验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均显著延长,空间探索实验中ISO 组大鼠在平台停留的时间及穿过平台的次数较对照组 均显著降低;过表达 HMGB1后上述变化更显著,而敲低 HMGB1后则呈现相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ISO 组海马组织 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隙变大,排列稀疏,核固缩,胞膜皱缩,尼氏体浅染,可见大量的自噬体结构,线粒体损伤严重; 过表达 HMGB1后上述损伤表现加重,而敲低 HMGB1则会部分逆转ISO 对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qRT-PCR 和 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SO 组 LC3-Ⅰ、P62、Bcl-2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C3-Ⅱ、Beclin1、Caspase3、Bax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 HMGB1后上述变化更明显,而敲低 HMGB1后趋势相反。结论 ISO 可 通过上调大鼠海马组织 HMGB1表达水平促进神经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引起神经细胞损伤。
临床研究
SMT 与临床常用干眼诊断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犹春秀, 黄小雨, 徐玲娟, 李贵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69-674.  doi:10.3870/j.issn.1672-0741.23.02.010
摘要 ( 170 )   PDF (3984KB)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泪液分泌功能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泪河试纸(stripmeniscometrytube,SMT)检测与 临床常用干眼诊断参数间的相关性及其对干眼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眼科门诊干眼患者 的 OSDI(ocularsurfacediseaseindex)问卷调查、FSBUT(fluoresceinstainedtearfilmbreakuptime)、CFS(cornealfluoresceinstainingscore)、SMT及SⅠT(Schirmer’stestⅠ)检测结果。采用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两独立样 本秩和检验及 ROC曲线等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共25名患者(25眼)完成研究,患者年龄(44.28±11.74) 岁,年龄范围为21~62岁。25眼的 OSDI平均值为(62.32±10.97),FSBUT 为(1.20±1.12)s,CFS为(2.04±1.86); SMT为(2.32±1.11)mm/5s;SⅠT 为(7.56±7.25)mm/5mi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SMT 与 OSDI、FSBUT、CFS及 SⅠT 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0.024、P=0.043、P=0.043及P=0.040),SⅠT 与 OSDI、CFS及 SMT 具有相关性(P=0.020、 P=0.026及P=0.040),提示SMT较SⅠT与临床常用干眼诊断参数的总体相关性更佳。重复性分析结果示:SMT 和 SⅠT的ICC值分别为0.806和0.555,SMT的ICC>0.75,而SⅠT的ICC<0.75,表明SMT重复性良好,优于SⅠT。分 析不同严重程度的干眼SMT测量值示:轻中度和重度干眼的SMT平均值分别为(2.73±1.27)mm/5s和(1.86±0.66) mm/5s,平均SMT均<4mm/5s提示两类患者的 SMT 均异常,重度干眼的 SMT 显著低于轻中度干眼(P=0.040)。 结论SMT作为一种便捷、舒适的泪液分泌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常用干眼诊断参数间的相关性较好,重复性佳,具有较 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两种不同设计Toric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中的疗效研究
罗 艳, 冯 劼, 李培凤, 程旭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75-680.  doi:10.3870/j.issn.1672-0741.23.02.017
摘要 ( 105 )   PDF (2236KB)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设计的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intraocularlens,ToricIOL)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 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 通过历史性队列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ToricIOL 植入的高度近视(眼轴≥26mm)患者59例(70眼),其中 A组31例(35眼)植入 L型襻 ToricIOL(AcrysofSN60ATIQ),B 组28例(35眼)植入板状襻 ToricIOL(AT TORBI709M),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残余散光度、 人工晶状体旋转度,iTrace视觉质量分析仪测量术后ToricIOL在眼内的偏心量及像差。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裸眼 远视力(uncorrecteddistancevisual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A 组 术后 UCVA(LogMAR)(0.41±0.21)优于B组(0.57±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A 组散光分别为(0.59±0.28)D、(0.74±0.24)D、(0.96±0.39)D、(0.99±0.38)D,均明显低于 B组各时间点[(0.86±0.29) D、(0.99±0.23)D、(1.13±0.20)D、(1.16±0.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月,A 组IOL平均旋转 (3.94±1.26)°,显著低于B组[(4.74±1.29)°,P<0.05]。A组全眼总像差、全眼总低阶像差(不包括离焦)、全眼总高阶像 差及慧差低于 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 组平均偏心量为(0.183±0.051)mm,低于 B组[(0.275± 0.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选择 L型襻以及更长直径 的 ToricIOL植入,能够实现较好的旋转稳定性,偏心程度小,从而获得更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ME-BLI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早癌的诊断价值
周晓黎, 舒 磊, 杨 林, 彭随风, 滕晓丽, 时昭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81-686.  doi:10.3870/j.issn.1672-0741.23.04.004
摘要 ( 267 )   PDF (4733KB) ( 2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分析放大内镜联合蓝激光成像技术(ME-BLI)诊断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早癌的准确性,并评价其临床 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2022年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经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1~2年,幽门螺杆菌检测为 阴性,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疑似胃黏膜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 ME-BLI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 金标准,对比普通白光内镜和 ME-BLI对胃早癌的诊断效率。结果 62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胃早癌。ME-BLI 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早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体准确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内镜,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普通白光内镜相比,ME-BLI对于胃黏膜病变的边界线(DL)、不规则黏膜微血管 (MV)、不规则的表面微结构(MS)有更好的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结论 ME-BLI对幽门螺杆菌根 除后胃早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胃早癌的临床诊断效率。 
儿童硬性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二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李 隽, 夏忠芳, 魏幼华, 张黎明, 郝丽丽, 黄 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87-692.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12.044
摘要 ( 235 )   PDF (3949KB) ( 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异物二次及以上手术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硬性支气管镜下儿童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二 次手术的高危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因呼吸道异物行二次手术儿童的临 床特征,包括:临床表现、异物种类、异物停留部位,及诊治和手术过程。结果 共收集气管支气管异物二次手术患儿41 例,其中异物部位在左肺(23例,56.10%)、多发异物(5例,12.20%)、金属类等特殊异物(7例,17.07%)、异物伴发炎性 肉芽(11例,26.83%)构成比较总体偏高;异物深度以二级及以下支气管为主(29例,70.73%)。所有患儿均有明确异物 吸入史;首次手术中53.66%(22例)患儿发生血氧耐受不良,发生剧烈气道反应的患儿术中血氧耐受不良发生率较高。 二次手术术前抗感染治疗1周,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或联合表面麻醉,9.76%(4例)术中出现血氧耐受不良;95.12%(39 例)经再次硬性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术中辅以潜窥镜导航系统及肾上腺素盐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术;2例未能经硬性 支气管镜取出,转入胸外科开胸取出异物。结论 有剧烈气道反应病史的患儿在硬性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中易出现血 氧耐受不良;多发部位、左侧肺及二级以下支气管的呼吸道异物、特殊属性异物及伴发炎性肉芽组织异物的取出手术难 度较高,是二次手术的高危因素。二次手术前控制感染,术中麻醉加强气道管理,选择合适器械辅以潜窥镜显像导航系 统、盐酸肾上腺素盐水支气管肺灌洗技术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超声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
柳响红, 林 珊, 刘 刚, 钱琴如, 刘 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93-698.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07.016
摘要 ( 172 )   PDF (2006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应用血管超声成像技术评估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探讨导致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 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11例,均经血管超声诊断、数字剪影血管造影进一 步证实为肾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并行支架置入术,置入支架111枚。依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再 狭窄组(24例)和非再狭窄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支架管径、支 架 长 度、支 架 内 收 缩 期 峰 值 流 速 (PSV)、肾动脉PSV 与腹主动脉PSV 比值(RAR)、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以及残余狭窄等参数,探讨支架置入术后发 生再狭窄的时间及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即刻支架残余狭窄5例(4.5%),术后半年、一年、两年随访发生再狭窄的患者 分别为7例(6.3%)、13例(11.7%)、4例(3.6%),累计狭窄率21.6%,其中术后一年再狭窄的比例最高。再狭窄组与非 再狭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再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均 P<0.05);再狭窄组 PSV、 RAR、AT在术后即刻恢复正常后,术后半年、一年、两年又逐渐升高,术后两年增加最明显,PSV高达(295.1±56.0)cm/s、 RAR增加至(3.75±1.03),AT值增加至(0.090±0.024)s;非再狭窄组 PSV、RAR、AT 在术后即刻恢复正常后,术后半 年、一年、两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合并残余狭窄、术后用 药不规律、舒张压升高及术前狭窄等变量比例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一年再狭窄的比例最高。术后存在残余狭窄、术后用药不规律、舒张压升高及术前狭窄率越高的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 术后再狭窄的风险增加。 
综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高度近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罗 欢, 孙旭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699-705.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10.001
摘要 ( 175 )   PDF (1031KB) ( 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高度近视在年轻人群中越来越常见,可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后者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失 明的重要因素,其中东亚国家尤甚。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发展和应用,这种方便、无创、穿透性强的眼底成像技术使我们对高度近视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定量分析方面,OCTA 可用于评估不同程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管灌注和厚度,以监测近视性黄斑病变的 病程和评价眼底手术治疗的效果。定性分析方面,OCTA 可以观察近视眼底形态学变化,例如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手 术后的解剖复位情况,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ti-VEGF)治疗近视性脉络膜 新生血管(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mCNV)后的变化。该文就 OCTA 在高度近视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 展作一综述。
HIF2α抑制剂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张远鹏, 乐昶捷, 叶聿中, 缪 祺, 阮海龙, 刘 磊, 章小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706-713.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12.011
摘要 ( 203 )   PDF (2267KB) ( 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是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中最常见的亚型, 常伴有 VHL(Von Hippel Lindau)基因突变。VHL突变使肿瘤更易转移和进展,患者预后较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和嫌色细胞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chRCC)更差。尽管多种药物获批用 于治疗ccRCC,但晚期ccRCC 的 5 年 生 存 率 仅 为 20% 左 右。随 着 对 肾 细 胞 癌 发 生 机 制 研 究 的 深 入,缺 氧 诱 导 因 子 HIF2α被认为是 VHL下游的关键分子。HIF2α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多个 评估 HIF2α抑制剂安全性和疗效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该文对 HIF2α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内容及其结果进行 了总结,探讨了 HIF2α抑制剂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巨噬细胞极化在腹主动脉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兵霞, 陈诗琪, 陈 杰, 刘隽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714-718.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09.029
摘要 ( 237 )   PDF (1220KB)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是一种常见致死性主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复 杂,与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反应关键成分,在 AAA 组织修复过程中至关重要。在不同微环境 刺激下,巨噬细胞可极化为促炎的 M1型与抗炎的 M2型。促进巨噬细胞 M2型极化可以限制 AAA 发展,故早期调控 M1型及 M2型亚群之间的平衡成为探索 AAA 新治疗策略的重要切入点。该文对 AAA 中巨噬细胞的来源及不同亚型 巨噬细胞在 AAA 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进一步展望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在 AAA 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应用于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钟雪萍, 夏文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719-725.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09.023
摘要 ( 394 )   PDF (992KB) ( 4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诊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前景 可期。AI在 DM 的筛查、早期诊断、风险预测、诊断分型及并发症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 AI对于 DM 诊疗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其临床适用性仍存在一定争议。该文就 AI在 DM 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 述,以期进一步探索临床实际中 AI对 DM 的应用潜力,为 DM 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杨若鹏, 赵晓龙, 刘 伟, 夏 平, 浦飞飞, 冯 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726-734.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11.027
摘要 ( 142 )   PDF (1220KB) ( 1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后纵韧带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缓慢进展的骨化物压迫脊髓、神经根,继而出现一系列 神经功能损害的症候群。临床中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依赖于症状的严重性。对 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并结合影像学随访;对于出现脊髓或神经病变的患者,则必须采取手术减 压治疗。该病的手术入路方式目前主要有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和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颈椎 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技术是一种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兴术式,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 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结合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进展,对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 带骨化症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NLRP3炎性小体与周围神经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袁一鸣, 王 艳, 裴 飞, 吕丽洁, 吴珊红, 赵明月, 马 铭, 王 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2(5):  735-741.  doi:10.3870/j.issn.1672-0741.22.10.005
摘要 ( 884 )   PDF (2067KB) ( 3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NLRP3通过改变免疫反应在各种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故 其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病理学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炎症不仅出现在损伤部位,同时也出现在脊髓神经 元部位,炎性小体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串扰其他信号共同参与损伤后的生物过程。该综述探讨了周围神经损伤后炎 性小体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治疗靶点与机制。